今日搭乘客機前往中國首都一北京。規模宏大的帝王宮殿、園林、廟壇及古代建築,是中國大陸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的中心。
今晚將住宿張家口酒店。
搭車前往二連浩特,
是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一個城市,位於中蒙邊境,地理位置優越,是重要的口岸城市。這裡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民族文化。
以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多元的文化聞名,既是蒙古族的聚居地,也是漢族和其他民族的交流地。
城市內有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築和風俗習慣,吸引了不少遊客。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,融合了豐富的文化和經濟發展潛力。
△【二連浩特國門景區】:二連浩特國門景區是中俄邊界的重要通道。這裡擁有壯觀的國門標誌,象徵著中俄友誼和經貿交流。景區周圍自然風光優美,草原風情獨特,遊客可以在這裡了解兩國的歷史文化,並欣賞到豐富的民俗活動。
今天傍晚將搭乘國際列車,前往蒙古。
西伯利亞鐵路:海參崴→伊爾庫次克→莫斯科,全長9288公里
(北京市到蒙古全線國際火車尚未開通,只局部開通二連浩特到蒙古國烏蘭巴托)
二連浩特口岸:
是中國對蒙古開放的最大陸路口岸,國家“一帶一路”建設和中蒙俄經濟走廊上的重要節點城市。
2023年8月30日,中蒙國際旅客列車正式恢復運行,方便旅客通過鐵路跨境出行,乘坐火車來一次跨國旅遊成為更多人的出行選擇。
17時10分,伴隨著火車鳴笛聲,685次國際旅客列車經邊防檢查后緩緩駛出二連車站,開往蒙古國烏蘭巴托。
搭乘國際火車前往有『藍天之國』美稱的蒙古,
蒙古國,國土面積:1,564,000平方公里,亞洲中部一個內陸國家。全國人口約有300萬人。
蒙古帝國,一個歷史上橫跨歐亞大陸的帝國,蒙古族首領成吉思汗於1206年建立。
元朝,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,由蒙古族統治者忽必烈於1271年建立,1368年被明朝取代。
首都『烏蘭巴托 Ulaanbaatar』(蒙古 Mongolia),海拔1351米。位於蒙古高原的圖拉河谷,柏格多山腳下,玉帶般的圖拉河由東向西緩緩流過,河水清澈見底。人口約125萬的大都會。
前往特勒吉國家公園 欣賞風光,依山傍水、山峰連綿、如龜狀等嶙峋怪石矗立、山上樹海雲霧裊繞。
前往哈爾和林。鄂爾渾峽谷文化景觀是世界文化遺產,包括鄂爾渾河兩岸遼闊的牧地,可追溯到西元6世紀的考古遺跡群,包含13-14世紀成吉思汗的大帝國首都『哈爾和林』。成吉思汗欽定『哈爾和林』為蒙古帝國首都,作為縱橫歐亞大陸帝國的心臟。
▲【額爾登尼召寺廟】:參觀蒙古最古老的廟宇。這座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寺廟,於1586年興建。寺廟昔日極具規模,多達上百座的廟宇建築,上萬喇嘛在此修行。現剩下三座廟宇,昔日城牆以及圍繞城牆四周的一百零八座白塔。
▲【哈爾和林博物館】:該博物館專門收藏和保護、研究有關元上都文物以及世界遺產鄂爾渾河谷文化景觀。
博物館的展覽分為三個部分:石器時代、青銅時代、蒙古帝國前史及蒙古帝國。在最後一個部分展出了成吉思汗、窩闊台的銀幣,忽必烈的牌子,和其他與蒙古帝國首都的歷史有關的文物。
※今晚安排蒙古包渡假村特色套房(2人一包),蒙古包內加設有衛浴裝備。
返回烏蘭巴托。
▲【甘丹寺】:為蒙古國最著名最大的喇嘛寺廟,建於1838年,由第四世哲布尊丹巴所建,為專修高等經典之處,富有明朝建築風格,大小廟宇相連,極具美感。
▲【柏格多汗冬宮】:建於1903年,是蒙古活佛“哲布尊丹巴八世”冬宮住所,喇嘛廟建築造型有中國傳統特色,宮廟層層相連,梁上有以藏文、元朝使用舊蒙文、滿文和漢文等文字書寫橫匾。宮內收藏豐富文物,珍貴唐卡、佛像和法器,件件都是百年以上歷史珍品。館內最令人矚目哲布尊丹巴八世活佛與皇后寢宮。
晚上觀賞蒙古國民族舞蹈及馬頭琴表演。
▲【成吉思汗廣場】廣場的正方為蒙古國家宮,展示雄壯的成吉思汗座像、忽必烈雕像等。廣場中央聳立著蒙古革命英雄蘇和巴托紀念碑,頂部是蘇赫巴托在馬背上舉手召喚的英姿乘騎。
▲【國立蒙古歷史博物館】展示蒙古歷史文化,關於蒙古帝國的誕生、成吉思汗的豐功偉業。該館內有四萬多件歷史展覽品,包含石器時代,突厥時期各項製品、蒙古民族的服飾、蒙古牧民生活用品、蒙古包、馬具等等。
續搭乘西伯利亞鐵路,前往俄羅斯伊爾庫次克。
通過海關,經烏蘭烏德-布里亞特共和國的首都。
布里亞特共和國:俄羅斯自治共和國,人口、民族、宗教融合薈萃的地方,民族主要有布里亞特人、俄羅斯人、
烏克蘭人、韃靼人等,布里亞特人多信奉傳統喇嘛教,而俄羅斯人信奉東正教,這裡是俄羅斯佛教中心。
續前往貝加爾湖,首府:伊爾庫次克。
早上火車將途經貝加爾湖。
貝加爾湖,昔稱北海,是史書上,西漢時期蘇武牧羊所在地。
貝加爾湖呈新月形,湖泊位於盆地地形中,周圍有山脈及丘陵環繞。其中最大的河為色楞格河。而外流河為葉尼塞河的支流安加拉河,出水口位於湖西南側,往北流入北極海。
火車下午抵達伊爾庫次克。
『伊爾庫次克』,為進入貝加爾湖的入口城市,是伊爾庫次克州的首府,人口約80萬。這裏早在1661年開始有人在此定居,被譽為『西伯利亞的明珠』,坐落于安加拉河畔,因盛產木材,所以城中留有18.19世紀時期的木造精美建築。在宗教上,本市亦是俄羅斯東正教會大主教座堂所在地。
前往貝加爾湖湖邊小鎮李斯特揚卡。
搭乘遊船遊貝加爾湖。
搭乘纜車登上山頂,欣賞貝加爾湖風光。
貝加爾湖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,周圍數百條大小河奔流而來,形成了今日的貝加爾湖。它也是世界最深的湖泊,最深處為1,940米,其容積是世界上容積最大的淡水湖,占全球淡水總量的1/5,僅次於裏海。
貝加爾湖「西伯利亞的明眸」,雖為淡水湖,從地質學也證明它從未與海相通,但湖中卻生存著只有海中才有的海螺、海魚、龍蝦和海豹,原因至今未解。
傍晚,前往參觀湖邊市場。
▲【貝加爾湖生態博物館】貝加爾湖的整個生態環境。貝加爾湖最深點1637公尺,生活著鯊魚、奧木爾魚、海螺、世界唯一的淡水貝加爾海豹等海洋生物。
▲【木造建築博物館】此露天博物館展示十八、十九世紀時期的木造建築,占地67公頃,包括有木造克裏姆林、教堂、房舍、學校等多種展示品。
返回伊爾庫次克。
參觀景點有:東正教堂、波蘭大教堂、安加拉河岸、木質房屋街道區、等人文風光。
△【基洛夫廣場】:四周是伊爾庫茨克的行政中心:順時針方向陸續出現州政府大樓、伊爾庫茨克建城奠基紀念處、波蘭教堂、師範學院、安加拉賓館、東西伯利亞煤礦公司、俄羅斯中央銀行東西伯利亞分行、語言大學等環繞而建。
△【斯帕斯卡亞教堂】:是伊爾庫茨克最古老的石頭教堂之一。
△【莫斯科門】:原建於1811年,現在的城門是在伊爾庫茨克建城350年時重建。旁邊雕塑的(哥薩克人雕像),是對雅克夫.波哈波夫的追崇,感謝他對伊爾庫茨克開發所做出的貢獻。
搭車前往貝加爾湖的最大島奧利洪島。
沿途兩邊有白樺林、樟子松林、美麗的草原和起伏的山丘以及由小木屋、木柵欄組成的原始村落。東北部山區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,公路兩旁的標誌提醒著過路的司機,這裡常有黑貂、野兔等動物穿過。
前往渡輪碼頭搭船約2公里往奧利洪島。搭船的途中,可以一覽貝加爾湖的湖面風光。
▲【布爾汗海灣(Burhan)】傳說貝加爾湖神居住的地方。角灣上的岩石是九大神聖景點,也是最著名的景觀。
清晨可自行前往欣賞拍攝日出。
奧利洪島是貝加爾湖22個島中最大的島,長約71公里,寬約15公里。島上居民為布里亞特民族,自古以來奧利洪島就是北部薩滿教的中心,崇尚自然、動植物和生命,於民間和文化有深厚的影響。而島上的動植物資源相當豐富。
欣賞拍攝小木屋,村落、沙灘怪松林、美麗的草原。
前往碼頭,搭乘渡輪,上岸後搭車返回伊爾庫次克。
搭乘西伯利亞鐵路列車,前往新西伯利亞。
火車將經過數個俄羅斯大城,包括了:
△【濟馬】:俄文名稱為”Зима”,意指冬天,但其實此城市名跟天氣完全沒有關係,據說濟馬是源自於布里亞特語”зама”為道路之意,是西伯利亞大鐵路必經的城市。
△【伊蘭斯基】:1646年伊蘭斯基村被建立,直到1939年才成為一個城市,位於西伯利亞鐵路沿線上,距區府克拉斯諾亞爾斯克279公里。
火車下午抵達:克拉斯諾亞爾斯克。
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首府,位於葉尼塞河和西伯利亞鐵路的交匯點,是西伯利亞地區大城市,人口100萬。火車站外觀充滿藝術感,內部小巧而精美。站前廣場上有一個噴泉和一個石柱,石柱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的象徵柱,建於2004年。柱子最上面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區徽,一個黃金獅子立於柱頂,一手拿鐵鍬(象徵開採金礦),一手拿鐮刀(象徵農業)。
西伯利亞鐵路在該城附近的一座鐵路橋上橫跨葉尼塞河。這座鐵路橋是1893-1896年間建造,在當時是世界上最長的鐵路橋。2003年,該橋被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時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描述是:「俄式風格拋物線拱形石橋的典型早期代表,大量現代工程設備與創新理論的試驗場,見證了人類工程學的進步。」
葉尼塞河是流入北冰洋最大的河流,起源於蒙古國,朝北流向喀拉海,其流域範圍包含了西伯利亞中部大部分地區。全長
△【馬林斯克】:城市歷史超過3個世紀,從針葉林荒野的木屋群小村落,直到1856年成為一座典型的城市,當地有許多博物館與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,以及有許多獨特的木造建築群與十九世紀的「西伯利亞巴洛克風格」的石頭建築群,因此馬林斯克被譽為”露天博物館”。
繼續搭乘火車前往新西伯利亞。
火車早上抵達:新西伯利亞。
新西伯利亞被稱為俄羅斯的”矽谷”,以科技聞名。
▲【地方誌博物館】建於1911年,是20世紀初這座城市最大最完美的建築,展示了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新西伯利亞州移民開發的歷史畫卷。
△【國立新西伯利亞歌劇舞劇院】:作為一個美麗的文化名城,這裏有劇院、博物館、圖書館和教堂以及很多有紀念意義的歷史建築物。而新西伯利亞歌劇舞劇院是這座城市最漂亮的建築之一。
△【聖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教堂】:建於1896年,是19世紀末俄羅斯建築的傑出代表。
▲【火車博物館】:露天擺設了數百台不同用途的特色火車,各時代的火車。
△【鄂畢河鐵路大橋】:為了紀錄城市發展歷史,在這裡保留了一段原始的橋梁鋼鐵,讓後人永遠能夠見到最原汁原味的西伯利亞鐵路,這就是第一座西伯利亞鄂畢河鐵路橋,是值得參觀的地方。
晚上登上火車,前往『葉卡捷琳堡』。
抵達『葉卡捷琳堡』。
始建於1723年,以女沙皇葉卡捷琳娜命名,俄羅斯人口第五大城市。
她有著特殊的歷史,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的殉難處,也是陸地上的歐亞分界線。
知名電影真假公主-安娜塔西雅的故事內容,也是以這個城市為背景完成。
對於台灣旅客而言,葉卡捷琳堡有著另外一個特點:我們的前故總統 蔣經國先生,曾在此地待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,並在此地與俄文名芬娜的蔣方良女士結婚。
△【歐亞分界紀念碑】位於葉卡捷琳堡市以西45公里處。它的基座用暗紅色花崗岩砌成,正中用青灰色石磚分割成兩半,一面寫著「歐洲」,一面寫著「亞洲」並有一條線延伸出去,作為區分歐亞的分界線。
△【烏拉爾重機械博物館】:經國先生在葉卡捷琳堡的工作地點。這個工廠在蘇聯時期就以產能優越聞名,該廠設立的博物館,在三樓陳列“尼古拉蔣“的經國先生的相關資料。介紹的是『尼古拉.蔣:台灣的總統-蔣介石元帥之子蔣經國』。據該館資料室說,該資料室是台灣駐莫斯科代表處所設置。(平時不對外開放參觀)
▲【浴血教堂】是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和家人最後生活的地方,教堂後方的第七號礦坑,即是尼古拉二世當年被革命黨人處決地,有牌子寫著「1918年7月17日,俄國沙皇被用汽油燒死,再用硫酸毀屍」,木製的教堂旁邊設有十字架供世人憑弔。
前往火車站,準備登上火車,前往『喀山』。
抵達『喀山』。韃靼共和國的首都。整座城市像極了十五、六世紀的中古歐洲,隨處都是古蹟。在過去千年來累積下來的歷史遺產,使喀山、莫斯科和聖彼得堡並列為全國僅有的三座A級歷史文化城市。
▲【喀山克里姆林宮】:在俄語中,克里姆林意思是「內城堡」,是指高大的鐘樓與宮牆連接而成的建築形式,而以莫斯科和喀山的兩座最令人嘆為觀止,都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世界文化遺產,是一個保存完整的16世紀建築群。喀山克里姆林宮內,一邊是東正教風格,有400多年歷史,另一邊是宏偉的清真寺。
△【蘇尤姆别卡塔樓】:最著名的建築,位於克里姆林宫正中央。這個暗红色的尖塔是世界上著名的“斜塔”之一,它55米的塔高,塔頂朝東北方向傾斜了1.9米。
▲【庫爾謝里夫清真寺】被稱為“喀山王冠”,坐落在喀山克里姆林宮內。甚至有人認為,庫爾謝里夫清真寺是世界上25座最美的清真寺和教堂建築之一。
△【鮑曼街】是喀山著名的步行街,位於城市歷史文化中心,起於喀山克里姆林宮前的千禧廣場,一直延伸到圖基廣場東南。鮑曼街有著悠久的歷史,最早出現在喀山汗國時代。博戈亞夫連斯基大教堂鐘樓、尼古拉-尼斯基教堂、俄羅斯岡察洛夫大劇院、韃靼斯坦共和國科學院、等都坐落在鮑曼街,這些獨特的建築和紀念碑等,形成了一道建築景觀。
晚上登上火車前往莫斯科。
早上抵達莫斯科
▲【克里姆林宮】:俄羅斯首都的最中心,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群之一,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。
克林姆林宮是由許多宮殿和教堂交織而成,由一道長約2235公尺、高20公尺、厚六公尺的紅色城牆所圍繞。是俄國歷代統治者的權力重心,俄國總統府的所在地。
▲【紅場】紅場在俄文裡的意思是美麗的廣場,晚上也非常漂亮。紅場大致由聖瓦西里大教堂和古姆國營百貨以及列寧墓、國立歷史博物館所圍繞。
△【聖瓦西里大教堂】聖瓦西里教堂建於西元1555~1560年,是恐怖沙皇伊凡四世用以慶祝戰爭的勝利,此教堂採用繽紛多彩的馬賽克拼貼而成。紅場上第二古老的建築。
△【古姆國營百貨】:頂部有著極佳的採光,加上造景噴水池、咖啡廳、名牌精品店等等,相當奇特風味。
△【彼得大帝雕像】:該雕像高約五十六公尺。彼得大帝的雕像上可以看到,彼得大帝站在許多船隻上,手上並拿著一張地圖,這象徵的是彼得大帝當時想征服歐洲的野心。
△【救世主基督教堂】:此教堂最早建於西元1824年,是為了紀念對抗拿破崙軍隊戰爭中喪生的人所建,目前所看到的教堂是1995年重建之後的華麗模樣。
▲【莫斯科地鐵】:地鐵系統已有70餘年歷史,最早的一條線是於1931年開始修建的。有的車站深入地下近百公尺工程浩大,每一車站各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,富麗堂皇的建築,用『地下宮殿』等名稱稱呼一點也不為過。
▲【伊茲麥洛夫公園】:恬靜清幽,是莫斯科最大的自然公園,一旁坐落著高聳的三星酒店,值得認識的是,當時蘇聯為了籌備1980年的奧運比賽,為了應付可能暴增的住房需求,而趕工建造。
▲【伊茲麥洛夫市集】:這市場內出售的物品,除部份是旅遊紀念品外,其餘全是老百姓的私人珍藏,吸引許多專家在這尋寶,這裡出售的民間工藝品包括古董、繪畫、手工藝品、望遠鏡、照相機,以及郵票、首飾、木雕、漆盒等等。最出名的非屬色彩豔麗的俄羅斯娃娃,別出心裁的娃中有娃的設計。
傍晚登上高速火車前往聖彼得堡。
▲【冬宮-艾爾米塔奇博物館】:座落在聖彼得堡宮殿廣場上,原為俄國沙皇皇宮,十月革命後為聖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奇博物館。它與倫敦的大英博物館、巴黎的羅浮宮、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一起,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。冬宮面向涅瓦河,入口處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。宮內以各色大理石、孔雀石、碧玉鑲嵌;以包金、鍍銅裝璜;以各種質地的雕塑、壁畫、繡帷裝飾;色彩繽紛,氣派堂皇。
△【宮殿廣場】:中央建有亞歷山大圓柱,是為紀念1812年反抗拿破崙戰爭勝利而建造。它高47.5公尺,柱上方站立著天使銅像,據說它是以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為原形。圓柱中心是一塊紅色花崗岩,直徑約4公尺。
▲【涅瓦大街】:是聖彼得堡的最古老主街道,它長約4.5公里、寬25~60米,從舊海軍部延伸到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街道院,橫穿城市的中心地帶。因為這裏的建築物都有不能超過冬宮高度的限制,相互攀比的結果,最終形成了今天高度整齊劃一、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美麗街道。
△【聖以薩大教堂】:容納一萬多人同時作禮拜的大廳一定讓您大開眼界。
△【浴血復活大教堂】:此教堂是西元1883年沙皇亞歷山大三世,為紀念亞歷山大二世被殺,於被殺害地點興建此一教堂,全為馬賽克藝術,十分華麗。
△【喀山教堂】:建於1801年,花了10年才完成,建築風格是依照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為範本,該教堂最特殊的地方,是建築兩側由94根柱環列而成。
▲【彼得保羅要塞】。此要塞建築於涅瓦河中,形式險峻,曾為防禦要塞,也曾做為拘禁政治犯的監獄,目前為聖彼得堡著名的遊覽地標。彼得大帝至末代沙皇的陵寢都安置在彼德保羅大教堂中。
早餐後,前往『普希金市』:位於聖彼得堡東南25公里,有悠久的歷史,可追溯至1710年。「皇村」就是「沙皇的村莊」,而這個在18世紀末已發展的建築群,混合了巴羅克風格和新古典主義風格。
▲【葉卡捷琳娜宮】: 是普希金市的一座洛可哥式宮殿建築,曾是俄羅斯沙皇的夏宮。葉卡捷琳娜宮這個名字來自於葉卡捷琳娜一世,她是俄羅斯帝國的第二位沙皇。
宮內的琥珀廳: 在二戰期間被納粹德國破壞,戰後花了二十九年的時間,用了六萬噸的琥珀修復完成,在聖彼得堡建城三百年紀念日時重新對外開放。天藍色的宮牆搭配白玉般的窗櫺,內部陳列各式各樣的古代傢具,精美的壁畫,處處展出歷代沙皇貴族風華。
※葉卡捷琳娜宮如遇客滿或關閉,則改參觀 : 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宮,敬請見諒。
△【葉卡捷琳娜公園】:公園環繞著一座美不勝收的湖泊,並向四周延伸,裡面則坐落著一系列有趣的樓宇和亭閣以及裝飾性建築。在宮殿旁邊,有一座卡梅倫畫廊,宮殿與畫廊那條斜坡,是當初卡梅倫為了年邁的葉卡捷琳娜大帝走進下面的公園而建造的。
▲【彼得夏宮花園】:夏宮面向芬蘭灣,由美麗的噴泉、公園、宮殿組成。彼得大帝為彰顯俄羅斯作為名副其實的“大國”的地位,建造一座與之相適應的宮殿『夏宮』。建這座宮殿集中當時法國、義大利優秀建築師、工匠。
晚餐後,前往機場,搭機飛往上海轉機,返回台北。
抵達上海機場後,轉機返回台北溫暖的家,結束這趟難忘的北京-莫斯科-聖彼得堡 西伯利亞大鐵路之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