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搭乘不丹航空班機飛往不丹王國。
喜馬拉雅壯闊的山系,飛機穿越河谷而行,伴隨著美麗的景色,是難得的經驗。
抵達帕羅國際機場,隨即前往首都廷布。
【國家紀念碑】是按照不丹三世國王普美•多吉•旺楚克陛下(現代不丹之父)的設想而建的。1974年佛塔完成後,他卻不幸逝世。這是一個既為紀念已故國王,同時為世界和平而建的紀念碑,也是廷布人每日轉塔最集中的地方。當地人認為轉塔可以洗清先前犯下的罪孽。國家紀念碑同時也是一座佛塔,內部珍藏許多神聖的宗教繪畫和密宗佛像。這金色尖頂的大型建築並沒有存放三世國王的遺體,而是擺放著一副他的畫像供人民瞻仰。碑上鈴鐺在風中叮當作響,下面則是虔誠繞行的人們排著蜿蜒的長隊。據說許多皇室成員和宗教領袖也會到此造訪。
【札西確宗】是現任國王的辦公場所以及內政、財政部門所在地,也是宗教首領和中央宗教機構的夏季駐所。紮西確宗寺樓層結構為2層,外墻由白色石灰粉刷。宗的四角各有一座高出主體建築的金頂塔樓組成。在城堡中央是喇嘛首領的正方形建築物宅邸。左右兩邊的路都通往廣場和喇嘛房間。雖然幾經火災和地震的損毀,但吉格梅•多爾吉•旺楚克三世國王卻對寺院進行了超過5年的全面修繕和擴建。作為政府辦公駐地,紮西確宗寺一直沿用至1952年。寺院內至今仍保留有國王的寶座和辦公室,以及王室商議家事和進行會客商談的地方。
前往【郵政總局】選購當地郵票,頗富趣味性,內容除了有不丹文化, 也可找到世界盃、卡通人物等有趣的郵票。
【大佛像】不丹首都廷布的山頂大佛塔是廷布的地標,也是不丹最大尊的佛像,高達50米。除了佛像本身之外,在佛像內部亦放有十二萬餘座的鍍金小佛像,相當壯觀。此外置身於大佛山頂,更能登高暸望整個廷布谷地。
活動:傳統衣服體驗+郵票DIY
【不丹動物保護園區】於園區內您將可以看到不丹的國獸-塔金TAKIN,亦稱為「四不像」,因為此獸頭如羊、角似水牛角、體如牛、尾似驢、蹄似鹿,主要隱匿生活在喜馬拉雅山東麓,是不丹的一級保護動物,目前整個不丹境內,也僅剩下300隻左右。
【不丹傳統藝術學校】向全國各地資質較高的學生提供4至6年的不丹傳統藝術課程。學生們將在這裡接受系統的教學,從素描,到繪畫,木雕,刺繡和雕塑。不丹藝術和手工藝品都植根於傳統的佛教哲學,作品具有很高的裝飾性,以及主題性和象徵性。反映不丹傳統意識中對物質非永久性的價值觀。
不丹13種傳統藝術和手工藝品有:木工,石雕,雕刻,繪畫,雕塑,鑄造,木材車削,鍛工,飾品制作,竹器,造紙,裁縫,刺繡和貼花,編織。
【國家圖書館】成立於1967年,旨在收集和保存不丹和西藏古代宗教、文化、傳說、以及與該國歷史有關的古代文獻。在通薩地區設一分館,在首都廷布設一公共圖書館。當前的任務是對全國的文化遺產資源進行徹底的調查。
【不丹傳統醫學中心】與中醫、藏醫、印度的阿育吠陀同樣具有悠久歷史,且互相影響。國家傳統醫學院成立於 1978 年,以研究和保存不丹傳統醫學為宗旨。不丹山區蘊藏著豐富珍貴的藥草,醫學中心同時也看診,且內有一個小型博物館,陳列了可以作為藥用的草藥、礦物、動物,以及金屬與寶石。
早餐後前往古都-普那卡。行經海拔約
略事休息及拍照後,車子續沿著山路開始下坡,經過旺都 Wangdi Phodrang,前往古都普那卡。
普那卡充滿鄉村田園風光,是不丹的舊都(17世紀時),因地勢低,天氣較暖和,為不丹皇室及高僧的避寒勝地。
層層疊疊的梯田,依著山谷的地形呈現,之間點綴著如藍色彩帶般的清澈溪流。梯田裡一部份是如黃金般待收割的稻穀,另一邊是才插下去的翠綠秧苗,再加上些數量不多可是顏色鮮豔的花兒,一時間眼裡金黃、翠綠、寶藍跟豔紅,還有田裡辛勤耕作的農夫,令人神迷。
普那卡也是不丹最美的城市之一。
抵達後參觀【普那卡寺院Punakha Dzong】公認不丹最美麗的宗堡,是集政、教、法於一 身的喇嘛僧院兼城堡建築,不丹每個重要谷地都有“宗”的設立,做為抵禦外侵的要塞。座落於父親河─波河 Phochhu 與母親河─莫河 Mochhu 交會之處,這是不丹第二大的宗,建於1637年,又名『幸福皇宮』或『最快樂的皇宮』,既美麗又豪華。原來的宗曾被燒毀,只剩一小部份,現今的宗是後來新蓋。此處地勢較低氣溫較高,故也做為宗教領袖的冬季行宮,普納卡宗亦是現今第五世國王在2011年10月13日舉行大婚之所。
【切米拉康】是喇嘛朱卡庫拉的堂兄為紀念他降伏惡魔而建的寺廟。喇嘛朱卡庫拉是為不丹廣泛尊崇的聖人,又被稱為「癲狂聖僧」。切米拉康並不大,一個小佛殿,中間供奉釋迦摩尼,右側為朱卡庫拉小塑像,裸露下體,生殖器誇張變形。此地為求子聖地,多年無子信徒在此地得喇嘛賜福後,回去即有身孕。
早餐後前往崗堤。
【崗提寺】是西藏密乘"寧瑪派"(即俗稱"紅教")在不丹唯一的道場,位於河谷開闊的高地之上,整個谷地綠植環繞,森林植被茂密,可以俯瞰整個富畢卡谷地,環境十分清幽。
處於中心的佛殿是很傳統的西藏風格,由八根巨大的柱子支撐,據說是不丹最大的佛殿之一,外牆的藏傳佛教彩繪色彩豔麗,雖經歷了兩三百年歷史,斑駁依舊卻充滿張力。寺廟附近有論壇經學院,吸引了不少人到這裡學習長達9年的佛學課程。經學院附近則是一所修道院,一排白色的長形平房供僧人打坐修使用,靜坐的僧侶得在房子裡呆上三年零三個月零三天,其間不得外出,餐食都是由其他僧人從外遞送,十分艱苦。
【黑頸鶴保護區】是不丹重點保護的動物之一,目前總數量有大約只剩五百多隻,是瀕臨絕種的物種之一。
每年即將入冬時,成群的黑頸鶴就會成群跨越喜馬拉雅山脈,從西藏飛來不丹過冬,直到次年三月初才飛回去。而這群珍稀貴客在不丹的棲息地,便是富比華山谷,因此此處也成為不丹國內最重要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。此外,當地另設有黑頸鶴保育中心,裡面詳細介紹這位遠道而來且珍貴的嬌客,以及不丹王國為維護其物種之延續所付出的種種努力與辛勞,在這裡我們可以深刻體認人與自然最和諧的共存。
趨車前往帕羅:雷龍之鄉,
抵達後參觀【塔樓博物館】在帕羅宗上方的山脊上就是塔宗(帕羅博物館)。塔宗是1641年由當時的帕羅宗長官 Desi Tenzin Drukpa 修建的瞭望塔,用以保護帕羅宗。1968年,塔宗成為國家博物館。現在博物館裏陳列著各種收藏,包括藝術品、唐卡、不丹精致的郵票、硬幣和手工藝品,還有一些自然曆史藏品。
【祈楚寺】是不丹最古老的寺院。坐落在帕羅河谷,是不丹王國建造的第一批宗教堡壘之一。祈楚寺是一座雙寺廟建築。第一聖殿是由松讚幹布在公元638年建造的。廟內供奉的釋迦摩尼八歲等身像是不丹最神聖的佛像之一。Ashi Kesang 王後,即不丹現任國王之祖母,於1968年策劃在這古寺旁建造了一座風格相同的新寺院。此後,祈楚寺不僅成為了當地人民朝拜的神聖之地,還成為了不丹皇室舉行慶典的重要場所。
【仁朋宗寺院】是不丹最為知名的寺廟。帕羅宗的本名應叫作仁增潘世珍宗,通常簡稱為日蓬堡,意思是"堡壘上的珠寶堆",始建於1644年。這裡曾被用做保衛帕羅河谷的堡壘。帕羅宗倖存於1897年的一次地震,卻在1907年的一場大火後嚴重損壞。帕羅宗和不丹其他堡壘一樣,即是佛教寺廟,又擔任一些政府職能。它的前身是地方政府的辦公機關,包括國民議會的會議大廳和地方法院都曾建在這裡。
活動:民俗舞表演。
早餐後前往附近的觀景餐廳,遠眺蓮花生大師曾經在山上修行過的【虎穴修道院 Taktsang】,為16世紀時沿山崖興建而成,地勢險要,望之令人心生敬慕之心。
有興趣健行者可在導遊的帶領下,穿過樹林、循著小徑前往虎穴修道院。(路程單趟約需2小時,來回約4-5小時,依原路返回)。
虎穴修道院,是一座建於懸崖峭壁之上的一座廟宇,相傳古時候有聖人騎虎而上得名,如果要登上虎巢一窺究竟,除步行及騎馬外別無他法。沿著山路蜿蜒而上,每跨出一步就調整著自己的呼吸,慢慢的身體也就習慣這高海拔的環境,雖說不是如履平地,但也沒感覺到吃力。到了半山腰有一個專供到虎巢朝聖者的休息站。到了虎巢,欣賞這絕地裡的廟宇,對不丹先人們對宗教的虔誠。
前往【帕羅老街】逛街,欣賞古老的木構建築及壁畫。
早餐後前往機場,於曼谷轉機,返回桃園國際機場,結束此次不丹~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度8日遊。